“我只想做点好砂布”
2013 年10 月28 日,韶关威鸣研磨材料有限公司注册成立。在此后的时间里,一座占地40 亩、总投资约5000 多万元的涂附磨具制造厂在广东乳源县富源工业园正式兴建。工厂有一条原布处理线和一条制造线,设备由意大利引进或国产化制造。
主要生产中纤板超宽砂带、磨金属砂带及钢纸磨片。工厂于2017 年正式建成投产。对此,有不少业内人士表示看不懂:董红雨的砂带外贸做得好好的,何苦又要把自己辛苦半辈子赚的钱再砸进去,还要贷款、还要抵押房产的,再回过头去做砂布?国内涂附磨具制造能力已经相对饱和,中低端的甚至已经过剩,此刻再上制造线岂不是自讨苦吃,乱上加乱吗?
对此董红雨感慨良多,几年前参加美国涂附磨具协会年会的情景时常在脑海浮现。那次会上,外国同行谈到中国涂附磨具产品,给出的评价就是”低价”和”低质量”。这样的评价和认知深深刺激了他。同时代理德国产品20 多年,他也深感国产砂带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,总是有那么一点差距,难以满足客户的要求。在国内研磨抛光市场良好的情况下,制造企业很难从细节上、从差异化上去满足制品商的要求,于是就萌发了自己做大卷的意愿。他说:我只是想做一点好东西,往国际市场上走一些;做一些高端产品来替代国内进口。不求产量多高,只求产品要精,质量要稳,性能要能完全满足客户的需求,希望
通过我们的努力能改变国外对中国涂附磨具“廉价低端”的固有评价。
用细节打造品质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深耕涂附磨具行业20 多年,董红雨深知,造成中国涂附磨具“低端”“低质量”的主要原因,不是装备不好,工艺不先进,也不是原材料不丰富,人不勤奋,关键在于质量控制不到位,大家更倾向于求快求量,难免粗放生产。
因此,对于未来的新企业,他提出了“坚持一流管理;生产一流产品,提供一流服务,创建一流企业”的标准和理念,而事实上,他也确实在用这种理念和标准来管理生产,培育企业,打造自己的软实力。
走进韶关威鸣公司的生产车间,与常见的大卷生产现场相比,这里的刺激性气味非常微弱;生产线全部采用了β 在线检测,从开卷到底胶到复胶三道检测;原布线除了在线检测,还采用了双面(桨面与背面)人工检测;热收卷工艺是原来工艺1/3 的能源消耗。磨料全部采用了小包装,运输和存放过程得到了很好的保护。厂房高大宽敞,地面整洁干净,物品摆放有序,可以随时接受上级的检查或同行的参观,不用临时突击打扫卫生。会议室、办公室、职工食堂、茶水间、洗手间等设施一应俱全,均清洁卫生,管理标准,具有高档写字楼水准。目前工厂已成为当地建造标准、管理规范、具有现代化水平的样板工厂。
他说,在装备方面我们可能跟有实力的企业比不了,我们就是要在软实力、在细节方面下功夫。超宽砂带如果有一个瑕疵点,那么整条带就废了,所以不做精品,就不会有优势。以后还要引进原布瑕疵点的检测仪器。
这种致力于做“好产品”的理念及为此所付出的努力,代表了一代涂附磨具人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一种新高度和新追求。多工序在线检测、原布双面人工检测等,已创造了行业先例。这种不求大、只求精,注重细节控制、用数据说话,精益生产,标准化管理的精神正是当前许多企业所缺失的,也是一些企业不情愿、不舍得去做的。
经过近四年的不懈努力,韶关威鸣终于在2017 年生产出了自己的涂附磨具大卷产品。为保证产品的品质稳定,他坚持买最好的原材料,并要求供应商提供完善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;致力建立自己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,对生产工艺、现场管理都可以严格把控。他们花了很多精力和金钱在原材料、半成品、生产工艺过程的在线检测上,通过各种数据分析来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。目前,公司的生产装备和工艺还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完善,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瑕疵、任何一个不稳定因素,确保生产出高品质产品。
用契约精神做市场
1988 年,董红雨大学毕业进入万宝冰箱压缩机分厂工作。这是由轻工部直接投资2.5 亿,全套引进松下设备而兴建的当时国内最高水准的工厂,在那里,他接触了最先进的设备,接受了最新的装备理念,为他的学识和眼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;四年之后,他进入一家专营进口产品的香港贸易公司工作,进一步了解了国际贸易规则,更加开阔了眼界。
1994 年的春天,董红雨离开港资公司,走上了自己的创业之路。在广州的白云区三元里开了一家贸易公司,主要经销有关人造板砂带及相关产品,包括气动、传动、液压备件等传送带轴承等进口设备用的各种备器件,往后就以销售砂带产品为主。万事开头难。为了开拓市场,他几乎走遍了全中国的人造板工厂。大冬天在黑龙江走访客户,零下40℃低温的寒冷和60度白酒的辛辣,让长年生活在广州的他吃了不少苦头,同时也对中国的人造板市场和板材磨削砂带有了深刻的理解。
1999 年,他的公司与德国某涂附磨具品牌签订了总代理协议,开始从德国进口大卷产品在中国转换销售。在与德国公司合作的过程中,有几件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:签订过代理协议后,德国合作方做的第一件事,是安排他参观德国大卷制造线工厂,同时安排技术人员给他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技术培训,包括对产品的认识、技术的应用、市场的分析等等,一一进行讲解,进行全方位的培训,力求使经销者成为这个领域的专业人士;第二件事是德国公司专门派工程师到中国,指导培训中国公司工人接驳砂带,给予专业的技术指导,保证其产品的质量水平和技术标准;第三件事是,当德国产品在中国市场逐步打开销路后,有些经销商或终端客户就想抄近路甩开威鸣直接从德国公司进货。但德国合作方并没有像一些国内企业那样直接接手,而是将这些信息一一返给威鸣公司,请威鸣公司注意跟进。德国制造商做事的认真和严谨、对规则的遵守、对渠道的保护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这种信守承诺的契约精神也深深地影响了他。
2003 年后,随着国内制造企业购买德国、意大利的大卷制造设备和技术引进,原、辅材料供应链的完善,中国的涂附磨具制造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。由此,威鸣公司也开始在国内高品质的制造企业OEM 贴牌生产产品。在此期间,单接口碳化硅砂带已经基本替代了进口产品,多接口砂带替代了部分进口产品,威鸣公司也随着市场的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。
2009 年,国内市场竞争不断加剧,威鸣公司开始把国内人造板砂带向美国和加拿大市场引入。发达国家的工业级别研磨市场对产品质量要求是非常苛刻的,经过两年多的产品试用,威鸣公司的国产产品与瑞士、德国、美国的产品“真刀真枪”比拼,然而由于质量稳定性的问题,最后还是没有得到客户的认可。虽然第一仗没有打赢,但却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,认识到什么样的产品才能真正走上欧美市场的国际舞台。
他说, 我一直跟国外做贸易,但到目前为止国内的产品还没是办法达到德国产品的水平,这也是我下决心要自己来做大卷的初衷。国外制造和转换厂的关系是很紧密的,他们不是只卖一个大卷,同时还要保护底价,这比卖大卷重要得多。谁在这个区域做而且被认可,别人再要也不放了,因为搞的再多也没用。今后威鸣也会这样做。如果有人来找我了,我会知会他,双方有一个互动。
做了20 多年国外产品,我有一个很深的体会,那就是钱是挣不完的。但这样做需要有个坚持、需要有个理念,需要有当面临利益诱惑的时候,你要考虑得更长远,而不单单是眼前。今后除了中纤板,我们肯定还会做些其它的产品,那么我也会选定长久的,我不需要急,三年、五年慢慢做起来不要紧。对于合作伙伴,我一旦认准你做了,我就专给你做好,除非我想跟你做你不跟我做了,那没办法。我们的产品肯定不是最便宜的,但东西是好的,价格合理,性价比还是不错的,对市场的保护也很好,这是我以后要做的。
我们建制造企业的初心就是:“我们是从终端销售商成长起来的大卷制造商,一定要学会聆听使用者的心声;我们不介意把企业规模做得很小,但一定要做出几样拿得出手的精品来;因为我们深知保护好经销商的利益,自己才有生存的空间。”
“WEEM”是威鸣研磨的商标,我们知道要想把一个商标做成一个品牌,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。为此,我们时刻都在提醒自己,不要总是观望别人怎么做,不要让眼前的利益迷失了自己前进的方向;要享受自己成长的过程,坚持!再坚持!因为,品牌的成长是一种文化的沉淀,需要一段很漫长的时间!(作者:华穗)